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

舊文翻貼:20080812-情緒的舞台

有一種人閱讀的方式不是用腦理解,也非用心體會。
他只是用眼睛掃瞄,抓出重點。
他最合適的工作是把文字做成重點摘要或投影片,交給下一個人。

這有什麼不好?不~我沒有說這不好!
對很多閱讀速度不快的人來說,是相當令人羨慕的。
在台灣的教育方針下,這樣的人也可以獲得還算不錯的成就。

想到前不久幾位個案的情況與其所述:
原諒曾經出軌的丈夫或妻子,對多數的人來說是件難事。

由於社會文化的炒作,
源自情緒為基的理解;
因為對方於理有虧,
於是自己於情有據。

據之憤怒、據而怨懟、繼而憂傷、繼而沮喪。
然而,
憤怒什麼?憂傷什麼?
怨懟什麼?沮喪什麼?

因為情緒搭了一個舞台,沒有情緒上妝就不能上台;
因為不想失去僅有的表現舞台,不想失去被注目的感覺。
所以緊緊抓著...
很多人都這樣表現著,
一點差異性都沒有嗎?


正如
新聞台密度舉世無雙的台灣,
每台之間的隔差卻低到不行。

不論是
新聞的選取、畫面的採用;
記者的口誤、主播的螺絲;
偷懶的方式、讀報的墮落。
甚至連主播的長相、髮型、打扮也大同小異。

為什麼?
因為緊抓著自以為的主流民意(其實只是主管的簡單腦袋),
因為根本未曾思考其他表現方式(因為習慣聽從而不敢創新)。
因為從來不願設身處地為觀眾想(自己不願意成長卻以為然)!
因為這部分有夠多,每個對媒體有意見的人都可以寫一堆。
但我寫本文的重點並不在這邊!

所以回到隔差上頭,
就是有不少懶得思考的人,這種沒有隔差的爛媒體才可以活下來。
或是否這些懶得思考的人,根本就是被爛媒體餵飽養活長到現在?

因為社會文化莫名的影響,很多人對於情緒跟理由的抓緊程度也相對高張。
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個案:很多年前他的丈夫因為工作的關係,
跟公司內的另名女性有了密切的互動;
一度鬧到要離婚,
緊要關頭時丈夫放棄外遇對象回歸家庭,
妻子則以孩子還小繼續跟丈夫維持家庭,
這麼多年來,丈夫認為自己當年對不起妻子,
於是對她百般容忍。
而妻子發現自己於情於理都可以指使丈夫,
於是對他百般折磨。

那麼你猜,到底是誰最後精神衰弱?

我問那位妻子:為什麼這麼多年了,你還要堅持這麼對待他?
她很倔強的把頭一揚:誰叫他要先對不起我?
我再問哪位妻子:哪麼這麼多年來,誰睡不好覺?
她很倔強的把嘴一噘:都是他害我夜寐不安!
我問那位妻子:仔細想想,到底是誰作錯事情?
她恨恨的吸了口氣說:他出軌偷情,我顧家育兒!你說誰錯?
我再問哪位妻子:那他有跟你道過歉嗎?
她鼻孔張大兩眼圓睜:道歉就可以了嗎?把我當作什麼啊?
我問這位妻子:你有聽過別的人在講他丈夫外遇的嗎?
她突然笑了一笑的說:電視常演啦!真實生活中的人家都嘛不敢說!
我接著問這位妻子:所以別人怎麼處理你都不知道?
她歪著頭想一想後說:其實好像有聽說朋友家有這樣,可是怎麼處理的就不知道了!
我再次問這位妻子:哪你怎麼能堅持外遇要怎麼對待?
她搖頭有點無奈的說:報紙徵信社廣告跟電視連續劇都這樣演
……
……

因為緊抓著自以為的主流思維
因為根本未曾思考其他表現方式。
因為從來不願設身處地為對方想!

但是結果呢?

有個和尚渡河的小故事是講這個啊!
大和尚帶小和尚渡河,河邊有個美女問可不可以幫忙?
大和尚二話不說就把美女抱起來走過了河。
小和尚在一旁覺得很不是滋味

過河走了很久,小和尚見大和尚行若無事,
就指責他說:你不是教我要遠離女色嗎?你剛剛作了什麼事情?
大和尚說:喔?你還一直抱著她喔?

到底誰一直跟丈夫當年外遇的對象偷偷保持聯絡啊?
到底誰一直跟伴侶昔年的交往對象持續藕斷絲連呢?

如果你可以找出你跟電視劇情裡對待這些事情的情緒差異,
如果你能仔細想想你到底除了憤怒情緒以外還有什麼情緒?
如果你願多花力氣去看看你浪費的這幾年來他有什麼改變?

如果有一天你原諒他之後,哪不可避免的空虛形成了,
那到底是什麼?

是你這麼多年來造成的大空洞!

而這個空洞真的會一直是個空洞嗎?
當你願意好好的發現這個空洞的邊緣時,
你有機會好好的把這個空洞繞過去、補起來、跳過去

而不只是絕望的用手指著這個大洞,一邊對那個曾經犯錯的對方生氣。
只因為你不願意放棄那個已經搭建好很多年的情緒舞台,
只因為你雖然很恨這雙情緒編成的紅舞鞋,你卻硬是脫不下來?

以上,有關於原諒與否的情緒舞台論述,
你可有發現,文章的作者在本文中
也曾在某種冷嘲熱諷的情緒舞台上~
下不來呢!

好在我原諒哪些笨媒體,
也原諒哪些堅持要憂鬱的人云亦云的個案了!
(哈!我又上了舞台了!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