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郎中有多厲害,是運氣不錯!
也可以說是運氣不好~
剛好多數的事情都擠在這個時段。
整理演講資料、做教材等等;
郎中總是會多做一點點準備,
希望上台時,不要手足無措。
這時候,老天也很幫忙的把一些啟示直接送到我的眼前。
讓我演說授課都更增添思考的深度、笑點的廣度。
(好啦!也許背後不是哪麼好笑,不過每次講大家都笑.,..)
##CONTINUE##
剛好多數的事情都擠在這個時段。
整理演講資料、做教材等等;
郎中總是會多做一點點準備,
希望上台時,不要手足無措。
這時候,老天也很幫忙的把一些啟示直接送到我的眼前。
讓我演說授課都更增添思考的深度、笑點的廣度。
(好啦!也許背後不是哪麼好笑,不過每次講大家都笑.,..)
##CONTINUE##
事情是這樣的,有天郎中到監獄去講課。
獄中的學員上這個團體課程,若是沒有通過評估委員會哪關,
就會被打回團體重上!或是委員會裁決換個治療師重新進行等等。
這天~郎中的班上有個學員,姑且叫做老甲好了;
他的處遇送評估後沒有通過,於是他向我問道:
「老師,我是不是要換到另外哪個長期班去上課?」
學員老乙說:「長期班的老師不會是哪個某某吧?」
老丙說:「是哪個老頭嘛!他上課最沒內容了!又很…唉!我不會說啦!」
老甲抱怨:「天啊!真的是他啊!我以前上過他的課,真的很沒內容啊!」
郎中說:「應該不至於啦!搞不好這次聽會好一點啊!」
老丁說話了:「他?他不只是沒有內容!他最糟的是粗俗!」
郎中這就疑惑了:「粗俗?」
(回想一下這位老兄平時出席報告時,的確有些話語不太得體。但應不至於…!)
老丁平時沈默寡言,這時還多說了幾句幫我釋疑:
「他上課啊~講沒幾句話就『幹幹叫』,不然就是用些很粗的話形容。」
喔~原來跟他出席報告時的表現還挺像的。
我轉了一下腦袋,勉強的回應:「我想他可能自以為這樣比較有親切感吧?」
老丁這時候說了一句點醒我的話:
「老師,我們是因為犯法進來關,不是因為粗俗進來關的。」
回去的路上,我一直玩味這句話;
病房中的病人也曾經跟我表達過類似的意思:
「心理師,我是因為精神症狀來住院,不是因為智能障礙來住院!
請見習生不要再跟我們講一些白痴話跟進行笨活動了。」
後幾天,我跟心研所的學弟妹分享時,我講這個例子;
又一天,我跟辦公室的同事們討論時,我講這個例子;
再一天,我對科技大學的學生演講時,我講這個例子;
還一天,我對在職進修的學生講課時,我講這個例子;
大家聽到這個例子都笑了,但是也都表示簡單又讓人重新深入思考。
我都停在「他上課啊~講沒幾句話就『幹幹叫』,不然就是用些很粗的話形容。」
獄中的學員上這個團體課程,若是沒有通過評估委員會哪關,
就會被打回團體重上!或是委員會裁決換個治療師重新進行等等。
這天~郎中的班上有個學員,姑且叫做老甲好了;
他的處遇送評估後沒有通過,於是他向我問道:
「老師,我是不是要換到另外哪個長期班去上課?」
學員老乙說:「長期班的老師不會是哪個某某吧?」
老丙說:「是哪個老頭嘛!他上課最沒內容了!又很…唉!我不會說啦!」
老甲抱怨:「天啊!真的是他啊!我以前上過他的課,真的很沒內容啊!」
郎中說:「應該不至於啦!搞不好這次聽會好一點啊!」
老丁說話了:「他?他不只是沒有內容!他最糟的是粗俗!」
郎中這就疑惑了:「粗俗?」
(回想一下這位老兄平時出席報告時,的確有些話語不太得體。但應不至於…!)
老丁平時沈默寡言,這時還多說了幾句幫我釋疑:
「他上課啊~講沒幾句話就『幹幹叫』,不然就是用些很粗的話形容。」
喔~原來跟他出席報告時的表現還挺像的。
我轉了一下腦袋,勉強的回應:「我想他可能自以為這樣比較有親切感吧?」
老丁這時候說了一句點醒我的話:
「老師,我們是因為犯法進來關,不是因為粗俗進來關的。」
回去的路上,我一直玩味這句話;
病房中的病人也曾經跟我表達過類似的意思:
「心理師,我是因為精神症狀來住院,不是因為智能障礙來住院!
請見習生不要再跟我們講一些白痴話跟進行笨活動了。」
後幾天,我跟心研所的學弟妹分享時,我講這個例子;
又一天,我跟辦公室的同事們討論時,我講這個例子;
再一天,我對科技大學的學生演講時,我講這個例子;
還一天,我對在職進修的學生講課時,我講這個例子;
大家聽到這個例子都笑了,但是也都表示簡單又讓人重新深入思考。
我都停在「他上課啊~講沒幾句話就『幹幹叫』,不然就是用些很粗的話形容。」
這地方問問題:
問大家:「請問這位治療師為什麼要這樣做啊?有意還是無意的?」
然後大家的答案
「他想要跟他們拉近距離。」
「他想要配合他們。」
「他們本來就是這樣講話的啊!他應該是為了讓他們聽習慣吧?」
沒有人提到:這只是治療師自以為的想法引發的行為表現。
有啦!
郎中當時的回答中提到「自以為這樣比較…」,
但還是犯了錯:「…有親切感」。
那為什麼治療師跟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這樣呢?
這可以拿來講同理心;
也可以拿來講社會心理學的偏見、刻板印象、社會知覺等等。
這還可以拿來講人際互動之間。
你~
問大家:「請問這位治療師為什麼要這樣做啊?有意還是無意的?」
然後大家的答案
「他想要跟他們拉近距離。」
「他想要配合他們。」
「他們本來就是這樣講話的啊!他應該是為了讓他們聽習慣吧?」
沒有人提到:這只是治療師自以為的想法引發的行為表現。
有啦!
郎中當時的回答中提到「自以為這樣比較…」,
但還是犯了錯:「…有親切感」。
那為什麼治療師跟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這樣呢?
這可以拿來講同理心;
也可以拿來講社會心理學的偏見、刻板印象、社會知覺等等。
這還可以拿來講人際互動之間。
你~
對!把文章辛苦看到這邊的你;
你誠實的說:
剛剛是不是也認為關在獄中的人比較粗俗?住在精神科醫院的人比較笨?
想想,
你的行為會間接顯示出你怎麼看待對方。
而對方可是一眼就看出你內心在想啥喔!
你誠實的說:
剛剛是不是也認為關在獄中的人比較粗俗?住在精神科醫院的人比較笨?
想想,
你的行為會間接顯示出你怎麼看待對方。
而對方可是一眼就看出你內心在想啥喔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